老舍的满族姓氏是什么?:老舍是什么族

关于老舍的老姓问题,似乎也快成了一段公案了。老舍本人处于特殊的时代,而且他做派比较“新”,也比较“革命”,所以对于自己的身世,并没有特别清楚的写明。等到他想要仔细坐下来写写自己的家世的时候,我们也知道,《正红旗下》成了半成品。

在此影响之下,老舍的家世以及姓氏等问题,也成了公案一样的存在。

关于老舍的出身问题,不同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达。启功先生曾经说过,【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来姓“舒舒”氏,后来加上“觉罗”,就叫“舒舒觉罗”,而老舍又从“舒舒”中取第一个“舒”字作自己的姓,又把第二个舒字拆成“舍”字和“予”字,作自己的名字,就叫舒舍予。】而关纪新通过研究,则认为老舍是【老舍一家的旧时满姓尚有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等不少于三种的可能性。因为舒穆禄氏以前是个大姓氏,所以他家出自其中的可能性也许要更大一些。】

说到底,我们回到老舍家人的描述。其子舒乙,对于老舍家世是这样描述的:“舒家曾经是个大家庭,在一次内讧之后,舒永寿这一支分出单过,而且亲戚之间不再来往。”“家谱不可考,只知道是满族舒穆禄部的后裔。”

另外,一些研究老舍的文章也引用过一些史料,证明了老舍的父亲确实是正红旗满洲的护军。

整合起来是这几条信息:

1.其后裔初步自认为是舒穆禄氏的后代。

2.老舍的父亲永寿,是正红旗满洲的护军。

3.永寿跟本家关系不近,属于分家另过的。

另外,一位北京的民间学者做过田野调查,在寻访清初一等侯伊尔德的后裔的时候,得知老舍在民国时期曾经和伊尔德后裔连过宗。在旧社会,“连宗”是同姓本家之间十分重要的仪式,一般来讲,是几经考量的,并且最重要落实在家谱上的。另外,据说老舍家的老坟,是与伊尔德后裔的老坟由同一拨人照看的。以此推断,这位民间学者认为老舍是一等侯伊尔德的后裔。

一等侯伊尔德,是杨古利的族侄,姓舒穆禄氏。但是伊尔德是正黄旗满洲人,后代也在正黄旗满洲,没有改入他旗的理由。故而说老舍是伊尔德的后裔,这种说法过于武断,并不可信。不过,因为老舍跟伊尔德后裔连过宗,所以说他们属于同一个舒穆禄大系,还是可以的。

综上所述,目前认为老舍的老姓应该是舒穆禄氏。

在文学文化方面,老舍和莫言谁厉害?:老舍是什么族

感谢你的邀请,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个人认为当然是老舍,不光是因为当时所处的年代,还有当时的文化水平,当然还有经济政治的因素。当然莫言也不差,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说明他的文学水平问题。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人大家,身处不同的时代,一位近现代人,一个当代人,如果非得把他们两人比较不太公平,也没有太多的道理,只要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贡献,那就够了,不一定非要分出谁更强一点。这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为何说老舍的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是如何观照民族精神的?:老舍是什么族

回答

老舍生在清未,成长于民国,对

清朝残灯末庙日落西山的惨景,促使老舍进行民族反思,在文学创作中以国人灵魂多彩画卷,提供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启示录上世纪20年代通过中西民族比较,审视原属民族精神病态;30年代从救亡图存出发,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民族劣根性探源;40年代在战火中给民族命脉照“...

老舍的民族意识,民族情结和国家关怀,民族身份与文学到作,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在文学界是有口皆碑的。特别是“平民”写作风格,与主流说语产生共鸣,又发出艺术之声,实现艺术的突破。所以说老舍在文学界,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是民精神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始终贯彻民族精神这条主轴来创作的,深受国人的认同和喜欢。

在大师辈出的近代作家中,老舍为何能跻身世界文坛?:老舍是什么族

老舍是我从小仰慕的最知名作家。是中国文坛群星最耀眼的一颗星。并享誉世界文坛,这是为什么呢?

一:老舍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克难好进、志在鸿天;硬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一步步从小学私塾到中学、师范学校、大学完成基础学业;并担任教员维系读书和生活。尤其是到英国留学,他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涉猎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让他开阔了视野,并正式开启了创作生涯。他把中西文化隔为一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陆续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人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这一经历是他成为跻身世界文坛大家的重要开端。

二:谦虚好学,仰拜恩师。曾经在北京师范学校的校长方还,是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家,他虚心向恩师学习,受到恩师的看重指点,让他在国学方面频频受教;使他在国学造诣上有了重大提升。

三: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主体,中西结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把自己的作品在吸收西方不同文化差异、和民族文化完美融合;立足本民族精髓,跨越文化际语,开拓人性共同特点,体现人类共知共鸣的永恒元素,打破了世界文化的界限;从而吸引和打动了西方的读者,他的作品在西方热传。这是他能够跻身世界文坛的重要原因。

老舍一生忘我的工作,他的名字就含有舍弃自我的意思;也被人们称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老舍的什么籍贯?:老舍是什么族

老舍的籍贯是北京。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个人经历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UniversityofLondon)讲师。在英国期间,老舍曾使用ColinC.Shu这个英文名字(应为其基督教教名)。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1931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1934年,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1937年,8月返齐鲁大学任教。11月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1939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译名为TheGolden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1950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此次诺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