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电视剧在小说《白鹿原》的“阴影”下,我们发现虽然改编距原著还是有那么一些距离,但毕竟电视剧表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大家都懂的。从整个剧的走向来看,有自己的线索和脉络,还是诚意多多、良心多多。

比如,在第十、十一集中,我们就看到了久违的“乡约”。那么,问题来了,何为“乡约”?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白鹿原》中的“乡约”。

电视剧中,朱先生在兑现了当年对恩师的诺言后回到原上,但不想这几年不在,原上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种植鸦片成风,乡民嗜赌成性……朱先生在这档口回到原上,不动声色地就把原上中的一片片罂粟苗苗给连根翻起了。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张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朱先生还将这些年在外所见乡约写了下来,在白嘉轩修整完毕祠堂的时候,将其刻石置碑,以正世风……

那么,小说中的“乡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乡约是在什么时候,由谁撰写的朱先生在拜见当年恩师方先生后,终因席间一番的推心置腹,使得方升班师故地甘肃宁夏去了,解了二十万清军围城的险情。等他回到原上时,白嘉轩听得姐夫的事情后,直觉得太冒险,同时还说了原上传开的白狼等等。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2张

白嘉轩由不得大声慨叹,姐夫的姑婆之行太冒险了。说罢白狼,白嘉轩就提出诸多疑问,没有了皇帝的日子怎么过?皇粮还纳不纳?是不是还按清家测定的“天时地利人和”六个等级纳粮,剪了辫子的男人成什么样子?长着两只大肥脚片的女人还不恶心人?

看着白嘉轩如此的疑问,甚至有些惊慌失措,这也说明了虽然已经“反正”了,但还是有好多东西没有反正过来。借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虽然摘牌已换,但货色依旧。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3张

对于妻弟的这么多的疑问,朱先生——

朱先生不置可否地听着妻弟发牢骚,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抄写工整的文章,交给嘉轩:“发为身外之物,剪了倒省得天天耗时费事去梳理。女人的脚生来原为行路,放开了更利于行动,算得好事。唯有今后的日子怎样过才是最大最难的事。我这几天草拟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你看可行不可行?”白嘉轩接过一看,是姐夫一笔不苟楷书的《乡约》……

乡约上都说了些啥小说《白鹿原》对朱先生做撰写的楷书《乡约》有着详细记录:

一、德业相劝

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修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敬长上能睦亲邻能择交游能守廉洁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规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凡有一善为众所推者皆书于籍以为善行。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予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结朋友教后生御憧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好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

二、过失相规

犯义之过六:一曰酗酒斗讼二曰行止喻违三曰行不恭逊四曰言不忠信五曰造谣诬毁六日营私太甚。犯约之过四:一曰德业不相劝二曰过失不相规三曰礼偕不相成四曰患难不相恤。不修之过五:一曰交非其人所交不限士庶但凶恶及游情无形众所不齿者若与之朝夕游从则为交非其人若不得已暂在还者非二曰游戏怠情游谓无故出入及谒见人止多闲适者戏笑无度及意在侵侮或驰马击鞠之类怠惰谓不修事业及家事不治门庭不洁者三曰动作无仪进退疏野及不恭者不当言而言当言而不言者衣冠太饰及全不完整者不衣冠而入街市者四曰临事不恪主事废妄期会后时临事怠慢者;五曰用度不节不计家之有无过为侈费者不能安贫而非道营求者以上不修之过每犯皆书于籍三犯则行罚。

三、礼恰相交

等白嘉轩将朱先生写的乡约带回来后,徐先生见后大赞此乃治本之道。接着嘉轩即约鹿子霖等人到祠堂议事。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4张

鹿子霖读罢《乡约》全文,感慨不止:“要是咱们白鹿村村民照《乡约》做人行事,真成礼仪之邦了。”三人当即商量拿出一个在白鹿村实践《乡约》的方案,由族长白嘉轩负责实施,当晚,徐先生把《乡约》全文用黄纸抄写出来,第二天一早张贴在祠堂门楼外的墙壁上,晚上,白鹿两姓凡十六岁以上的男人齐集学堂,由徐先生一条一款,一句一字讲解《乡约〉规定每晚必到,有病有事者须向白嘉轩请假。要求每个男人把在学堂背记的《乡约》条文再教给妻子和儿女。学生在学堂里也要学记。乡约恰如乡土教材。白嘉轩郑重向村民宣布:“学为用。学了就要用。谈话走路处世为人就要按《乡约》上说的做。凡是违犯《乡约》条文的事,由徐先生记载下来;犯过三回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

正是由于有着如此条纪清明的乡约的劝导规范,从此——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5张

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丸搓麻将抹花花掷骰子等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

小说《白鹿原》中,利用祠堂处罚违规的事件共发生四次,前两次惩戒是对在街门外的捶布石上给娃子喂奶的白满仓女人与用干枣刺刷子抽打赌博与抽吸鸦片的白兴儿和那一伙赌徒;后两次是对白狗蛋与田小娥及被田小娥引诱的准族长白孝文的严惩。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6张

可见,族长白嘉轩正是凭借《乡约》的儒家文化与祠堂的血缘联系,来规范自己及族人的日常行为,使得白鹿村村民紧紧围绕在他身边。

乡约的历史所本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其中的“乡约”,是有历史所本的。小说原著作者陈忠实在当年创作《白鹿原》的过程中,曾在陕西蓝田县查阅资料时发现了《吕氏乡约》。在他的印象里,自己当时抄录其中的条文时,更多的是一种“新奇感觉”。他就正想借此窥探这经历了无数喜悦、灾难,仍能再次凝聚新生的乃在的精魂到底是些什么。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7张

此《吕氏乡约》出自北宋大儒吕大钧,其兄弟四人被称为“四吕”,“四吕”的家正就在白鹿原下。

北宋年间,陕西蓝田儒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四兄弟,人称“四吕”。四兄弟于神宗熙宁九年,也就是公元1076年,发起制定乡约,推行乡里。其宗旨就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倡导大家相互善行,互相规劝过错,推行良序美俗,若是有人遇到患难,他人都应伸出援助之手。这也与小说原著中的乡约的核心精神相对应。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8张

据有关专家研究,这部乡约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乡约》。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乡土中国的礼仪教化与相对的稳定。例如小说与电视剧,都讲到族长如何依据《乡约》对抽大烟、爱赌博的村民进行惩罚,竟然最终戒掉了这类恶习,等等。

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乡民们看到了原外的大千世界,这种重在伦理教化的治理方式,似乎也渐渐失去了效力。此种似有忧伤,似有无奈,似有感恋,但更是似有一种难言的悲怆。

那么,时至今日,我们是否在心底会生出如此疑问:

我们在谈论白鹿原上的“乡约”的时候,到底在谈些什么?

其实,我们谈论着的只是你我心底深处的那些无尽的乡愁。

《水浒传》中,鲁达的“提辖”是多大的官?:乡约是什么官

谢谢题主出题。我来试着回答。

首先,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担任的官职为“提辖”,它是宋朝官名但是,在宋代的史料中却找不到“提辖”这个官职。能够找到较为妥帖的证据是《宋史·职官志》,在这本书中,说到地方上的知府、知州,常兼“提辖兵马”,所以,“提辖”官名恐怕由此而来。

在《水浒传》中,除了鲁达为“提辖”外,梁山好汉中还有一位曾经做过登州提辖,他就是孙立。

其次,那么提辖到底是个什么官?职能是什么?按照一些资料。提辖应该是一个官职的级别统称,它的职能很多。

一种为指挥官,大约主要掌管本地区武装力量的训练,家督和捕捉盗贼等事务,提辖应是“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简称。

一种为事务官,宋朝时,在储藏皇家金银钱帛(左藏库)、掌管制造宫廷所用的金银器物等奢侈品(文思院)、采办宫廷、官府杂物杂买以及掌管茶、盐、香、矾等物品的专卖的等等地方,都设立了提辖官。

此外,还有督催检查纲运的提辖官。北宋末年的时候,朝廷为了应付财政危机,在各地寻找矿产资源,开采出来铸钱,便在各地设置了五路坑冶提辖措置专司等。

再次,那么,这个官职的级别有多高?我们先来看宋朝知州,知州在当时为五品级别的,而提辖的级别要比知州低,估计应该是六品、七品是样子,如果这样说来,提辖的级别便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或正处级。

不过还有人说,提辖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具体得由专家考。

再次感谢题主。

东南亚一些国家设立的资政是个什么官?权力有多大?:乡约是什么官

已知在东南亚地区设立有国务资政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缅甸,另外一个是新加坡。不过两者的职权范围、性质和地位则完全不同。

对于缅甸而言,国务资政是内阁职务,且总领内阁事务,相当于政府总理,掌握实权,地位不仅高于政府部长,且权力会因为政党的原因跨越行政和立法机构。

对于新加坡而言,国务资政也属于内阁高级职务,其只相当总理高级顾问,主要是为总理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不过由于国务资政都是卸任总理或者副总理,所以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缅甸和新加坡之所以会设立“国务资政”这一职务,都是有其特殊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现实政治安排的需要,主要的意义是确保权力的平稳过渡。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9张

(昂山素季与李显龙)

缅甸的情况:缅甸设立国务资政一职的时间非常短,在2016才开始设立,而且主要为昂山素季一个人所设立的。在2015年缅甸国会大选之前,缅甸为军方背景巩固与发展党党政,军政府主导国家的一切事物。在2010年后缅甸开启民主化进程,经过了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改革,最终促成了2015年的国会大选。原来的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胜利,上台执政。不过受军方主导的宪法的限制。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0张

(缅甸军方总司令敏昂来大将与昂山素季会晤)

全国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季因为两个儿子和已故丈夫都是英国公民的原因,并不能出任总统职务,只能让自己本党政治盟友廷觉代替出任,而自己最初则被委任为总统事务部长和外交部长职务,并总揽实权。后来为了区别于一般普通内阁成员,廷觉向联邦国会递交设立国务资政的议案,并很快通过,就这样昂山当选为缅甸第一位国务资政。其也可能是该国唯一一位国务资政,因为原则上讲这一职务是军方和民主派之间妥协的结果。在昂山退休之后,这一职务可能会被撤销或者改为政府总理。这是缅甸由军人政治向民选政治过渡的特殊产物。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1张

(昂山素季与吴廷觉)

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有很多叫法,其类似职位最早在1985年设立,叫总理公署高级部长(senior minister),当时出任此职务的是刚卸任的副总理拉惹勒南。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在1990年卸任后也是出任此职务,在1997年中文的称呼为“内阁资政”英文不变。在2004年时第二任总理吴柞栋卸任,出任“国务资政”(senior minister),这职位正式确立,而李光耀仍保留有“内阁资政”的职务,不过英文名称变为“minister mentor”。这样一来李光耀也就成为了唯一担任过“内阁资政”职务的卸任总理,这也就凸显出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内阁资政”其实也就成了一种唯一的荣誉称号。“国务资政”则变成了专门职务名称,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2张

(李光耀与吴作栋)

新加坡虽然是代议制民主,但是自新加坡独立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执政。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开国总理,一干就是26年的时间,所以如何实现权力过度就是一个问题。设立“资政”这一职位刚好可以解决。当吴作栋退休,儿李显龙接任之后,这也就标志着新加坡权力移交才正式开始。从这之后,国务资政吴作栋和内阁资政李光耀并立,继续发挥余热直到2011年两人正式宣布退出内阁,权力移交完毕。从这以后便只有国务资政,而其只作为一个总理高级顾问角色,并且还不是常设。在2011年之后相当长时间都无人担任,原副总理尚曼达和张志贤在今年4月卸任后,获任国务资政职务,任期从5月开始。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3张

(李氏父子)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王司徒是什么官?:乡约是什么官

汉朝实行的官职制度为“三公九卿制”,东汉时期的官职大致也都是按照汉朝官职制度延续下来,或者演变成别的称谓。要想了解王司徒是什么官职,就必须知道司徒这个称谓是由何官职演变而来的。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4张

西汉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 丞相下设诸多官职,以辅佐丞相办公,诸如丞相司直,检举不法;丞相长史,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还有像议曹、辞曹、奏曹、贼曹、决曹、集曹、户曹、法曹、尉曹、仓曹、兵曹、金曹、计相、主簿、侍曹等。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5张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属下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又行最高监察权,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6张

东汉时,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演变成司徒、大司马、司空。 但到了三国时期,司徒并非完全代替丞相一职,因官制由于朝纲混乱所致,西汉时丞相一职复燃于朝廷,最出名的就是董卓,司徒虽继承丞相一职,但董卓另设丞相之后,司徒相当于丞相的“总助”,又如董卓前何进领大将军一职,此职位不常设,一般在战乱时期设立,位阶要高于大司马,此时大司马变相当于大将军的“总助”。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7张

按照当时王允任司徒一职,在桓灵时期均带丞相事,而何进、董卓之乱时,司徒几乎为虚职,但王司徒在百官中威望尚高,董卓对其也是相当客气,并非演义里那样欺凌。

古代县丞是什么官?:乡约是什么官

感谢题主的提问,古代县丞是正八品或者从七品,一般是辅助县令处理一些县务,用现在来说是副县长了,享受副处级待遇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8张

古代县丞是战国时期就设置的职位,因为当时战乱多发,知县事物繁忙需要这么一个得力助手,所以才设置这个岗位,一般需要负责粮马、税收、户籍、巡捕诸务,但是如果能力不是很强或者知县不放权可能也就负责一些文书或者不太重要的仓库,特别是在唐朝和宋朝,唐朝是无实权还要被同僚看不起,如果遇到县令的排挤,那就更不好受了!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曾在《蓝田县丞厅壁记》中直接指出该职位如同虚设,为抱负有才能的人又在这个岗位上也无用武之地抱不平。宋朝在一段时期内就更加直接把这一编制撤了,而让主薄兼着。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19张

清朝官制

当然,虽然这官不大,但是对于某个特定时期门槛还挺高的比如说元朝时期进士刘伯温担任的就是县丞一职,还算比较幸运,绝大多数新进士根本不可能就做上从八品县丞,要从“县衙班子”里地位更低的从九品县主簿、县尉做起,需要熬资历的。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乡约是什么官 第20张

刘伯温影视形象

关于

县丞的待遇,战国是官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清代县丞的正俸为每年40两白银,如果加上养廉银的大概能得到400两左右,而知县加上养廉银差不多能到手1000两左右。

综上可以得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公务员都是不好当的,里面学问大的很。虽然只是八品和七品的差距但是却大相径庭,可谓是失之一毫,差之千里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非喜勿喷我是历史与武侠爱好者,欢迎有共同喜爱的朋友一起来关注和探讨那些历史和武侠的有趣事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