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河南最大的剧种,当属豫剧,豫剧可能是除国粹京剧之外,听众最多的了。据统计全国各地专业豫剧院团达几十个,民营小剧团更是林林总总多不胜数。

咱们先把问题关键,河南有多少剧种说说,豫剧(又分豫东调,豫西调),曲剧,越调,四平调,河南棒子,河南坠子,道情,杨琴,柳琴,还有一些大家不怎么熟知的如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豫南花鼓,二夹弦,大弦戏等等,约有40多种,有的是有专业院团或者有大家,名家支撑。像豫剧,曲剧,越调等,像后边说的大家不怎么熟知的小剧种,大多是民间的艺人在传唱,地域性很大,也就是只限于某一个区域才有,或是由于方言或者艺术呈现形式的不便,好多小剧种,亟待传承人。

河南戏曲也是大师林立,人才辈出,如已故的常香玉先生。还有90余岁高龄的马金凤先生,说起马金凤大师和京剧大家梅兰芳还有一段趣事,京剧中的《穆桂英挂帅》是梅先生从马金凤先生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改编而来的。还有曲剧大师海连池,马琪,越调大师申凤梅。还有王善朴,杨华瑞,高洁,魏云,虎美玲,刘忠河,李树建,汤玉英,王青芬,王希玲,贾亭聚,牛得草,谷秀芬,阎立品,崔兰田,等等,大师芸芸。后起之秀已成大角的也不少,如小香玉,范军,金不换,贾文龙,王慧,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1张

申小梅等等,还有许多小童星,如牛欣欣,马跃等。

希望中华梨园人才辈出,河南梨园毓秀中原,戏曲,特别是一些小剧种,最缺的就是舞台,传承人。

(非常感谢梨园春,热播20多年的戏曲节目,全国仅此一档)

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什么?: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谢谢邀请,我是媛媛有戏,一位专注于戏剧领域的头条作者,很高兴能与戏迷朋友们在此交流。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2张

戏曲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绮丽宝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历史的进程中,戏曲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戏曲大观园。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3张

十大戏曲剧种之首当是京剧,我国的国剧,代表人物当是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大师。京剧代表做有《贵妃醉酒》、《窦娥冤》等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4张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大师。豫剧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5张

评剧,又称“唐山落子”。代表人物又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大师。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6张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代表人物有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大师。越剧代表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7张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又称“黄梅调”。代表人物又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等老师。黄梅戏代表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昆曲,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代表人物有王世贞、汤显祖、沈璟、高濂等,代表剧目有《鸣凤记》《牡丹亭》《紫钗记》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8张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代表人物有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大师。代表剧目有《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9张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代表人物有何孔德、何孔标、陈达三等大师。代表剧目有《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10张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代表人物有袁玉堃、曾荣华、姜尚峰等大师。代表剧目有《卖画拍门》、《裁衣》、《武松杀嫂》、《马房放奎》、《五台会兄》、《花田写扇》等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11张

秦腔, 别称梆子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代表人物有马友仙、贠宗翰、李爱琴等大师。 代表剧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等。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12张

花木兰究竟是哪个省的人?: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花木兰代替父亲从军打仗的故事家喻户晓,她是古代的奇女子,更有《木兰辞》传颂于世,不过花木兰在史书上却鲜有记载,那她是哪个省的人呢?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13张

在民间传说中,花木兰是北魏太武帝年间替父从军的,多次参加了北魏大破柔然的战争,而且表现十分突出,很多人并没有发现她是女儿身。战争结束后,朝廷本打算授予她尚书郎的职位,却被她婉言拒绝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她是隋恭帝义宁年间的人,当时突厥入侵。花木兰男扮女装,代替父亲征战沙场,建立了功勋。而这两种说法被很多人所认可。

基于这些传说,于是后世人纷纷猜测,花木兰可能出生在陕西延安南万花乡塬村,是北魏人。她去世之后被安葬在村旁的山上,称之为“花家陵”,皇帝听说之后还派人送葬,并修建了石头做的人,马,狮子,羊等。1984年,延安万花山重新修复了木兰陵园。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14张

另外根据有关猜测,她可能是安徽亳州人,据说有史料记载,这里是花木兰的故乡,有人认为她是汉朝人,是早于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看起来好像比较合理,但没有办法得到验证。而最早提及花木兰籍贯的是南北朝初期的何承天的《姓苑》一书,书中认为木兰姓木,是孔子72弟子当中端木赐(子贡)的后人,为躲避仇家,端木氏改姓木。由于子贡是山东曲阜人,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曲阜曾属于任城管辖,所以何承天推测花木兰是任城人,但这一说法不被学术界所认可。

河南都有什么剧种?: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第15张

而当前争议花木兰家乡的地方主要包括,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这四个地方。其中河南虞城将娘娘庙改为木兰庙,再附会上木兰家乡,湖北黄陂由于木兰树的存在而称为木兰山,建了木兰庙,再冠以木兰故乡,而延安在黄河西边百余里,根据的是木兰辞中的“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而且延安还有一座万花山,所以也能成为花木兰故里。以上三地都认为花木兰是隋唐时期的人,至今都没有一个定论。

花木兰是哪个民族的人呢?: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首先花木兰是否属于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本身就难以判断,毕竟除了《木兰辞》和戏曲小说之外,在正史对花木兰没有任何记载。即使是在《木兰辞》也只提到她叫木兰,究竟是姓木名兰,还是隐去姓氏后名字叫木兰不得而知,民间所谓的花木兰其实不过是戏曲小说中给她安插的姓名。如果历史上真存在这位巾帼英雄,她是否姓花也不一定。

无论花木兰是否真实存在,但她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意义是极其巨大的,那么我们姑且推定历史上真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吧。由于缺乏正史记载,那我们最恰当的做法应该是本照最初的原始资料《木兰辞》去推断,而不是依据后世的戏曲小说。

没错,《木兰辞》中的确有一句“可汗大点兵”,能否以此推断花木兰不是汉人呢?未必——《木兰辞》出自北朝乐府诗歌,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的说法认定:如果花木兰真实存在,她应该是北魏人。北魏恰恰是一个由鲜卑民族创建,但高度汉化的王朝:北魏境内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口依然是汉人。当时的汉民族还保持着赫赫尚武之风,即使是女子当时也没缠足的陋习,所以当时的汉族女子中诞生这样一位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也并非不可能。要知道在更早的西晋时期就有荀灌救父之事,荀灌就是一名真真正正的汉族巾帼英雄,而且她的事迹是被载于正史的。

当然认为花木兰不是汉人也有道理:北魏时期有特定的军户,花木兰虽是替父从军,但这至少证明其父应该出自军户,而北魏军户基本由鲜卑人构成。即使如此花木兰所代表的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汉族一家,尤其是创建北魏的鲜卑民族事实上早已完全融入到中华大家庭中了,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并没鲜卑,今天姓慕容、宇文的朋友也不会拿着自家户口本去民政部门把民族属性由汉族改成鲜卑族。无论花木兰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在当时她作为北魏的子民为守护家园亲人替父从军的精神气节已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

即使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上花木兰作战的对象也不是由汉族构建的南朝,而是北方草原上的柔然——《木兰辞》中写得明明白白:旦辞黄河边,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人家作战之地在燕山,请问她跑燕山去怎么打南朝呢?以此言之花木兰的行为不是和邓世昌差不多吗?虽然朝廷出自异族,但他们守卫的是自己脚下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亲人,是为了守护中华文明的传承。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花木兰是北魏人。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因此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她父亲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辞》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