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茅盾文学奖的第一届,是从1977年开始的。直到最近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5~2019)。在这十届茅盾文学奖里,一共评选出了46部获奖作品。

我从小就被家里人称为“书痴”,在这46部作品里,我大概看过30部。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张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

是姚雪垠写的《李自成》。

古华写的《芙蓉镇》。

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

女作家霍达写的《穆斯林的葬礼》。

王火写的《战争和人》。

陈忠实写的《白鹿原》。

阿来写的《尘埃落定》。

王安忆写的《长恨歌》。

熊召政写的历史小说《张居正》。女作家宗璞写的《东藏记》。

贾平凹写的《秦腔》。

麦家写的《暗算》。

莫言写的《蛙》。

刘震云写的《一句顶一万句》。

李佩甫写的《生命册》。

格非写的《江南三部曲》。

梁晓声写的《人世间》。

陈彦写的《主角》。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张

如果非要让我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里,选出五本我最喜欢,我个人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书。

那就是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女作家霍达写的《穆斯林的葬礼》。陈忠实写的《白鹿原》。熊召政写的《张居正》。梁晓生写的《人世间》。但是题主问的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最有阅读价值的是哪三本书。

经过我的精挑又细选,我个人觉得——

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写的《白鹿原》。梁晓生写的《人世间》。这三本书,是历届以来茅盾文学奖,最有阅读价值,而且能够让人百读不厌,长读长新的文学经典作品。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3张

首先我来谈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而作家路遥,正是用自己的生命,写就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作品。

根据全国各个大学,图书馆借阅图书排行榜,历年以来排在借阅榜首位置的图书,几乎都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从这一点来看,就可想而知,在大学校园里,这部书是多么被大学生们所热爱了。

作家路遥,1949年生于陕西榆林市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这部《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一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

还没有写完的时候,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

那时是李野默演播的这部小说。

为了写这部书,作家路遥可以说榨干了自己身上的所有力气和精力。

当年我在看他写完《平凡的世界》之后,写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就真实地记录了他创作这部长达百万字的长篇作品的艰辛历程。

他真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写这部作品。

创作的时候每天都是黑白颠倒。

过着犹如苦行僧一般的写作生活。

1992年11月17号,年仅四十二岁的作家路遥。因常年创作,积劳成疾,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

路遥虽然永远的去了,但是他创作了这部文学作品,却成为一座丰碑,将会永远矗立在中国文学作品的长河里,熠熠闪光。

《平凡的世界》,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姓,田姓,金姓,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的面貌。第一部写的是1975年,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

他虽然贫困,但自尊心却非常强烈。

在班上他的学习和劳动成绩都很好,并且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互相爱怜。

后来被同学侯玉英发现,并且当众说破他们俩人的关系。

两人无法再继续这样保持。

后来郝红梅和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孙少平高中毕业回乡生产。

但是孙少平也并没有消沉。

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很深厚的友情。

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一直在家劳动。

和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在县城当教师的田润叶,他们从小就是青梅竹马。

但是他们的恋情却遭到了田福堂的反对。

经过内心痛苦的煎熬,孙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且结了婚。

田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4张

在1979年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

但是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责任制。

头脑灵活的孙少安又进城拉砖,赚的钱建砖窑烧砖。

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孙少平开始去外面闯荡世界,他从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

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

他的女朋友晓霞从师专毕业以后,到省报当了记者。

田润叶远离了她不爱的丈夫。

到团地委工作。

引起钟情又痴心的丈夫,在酒后开车致残了身体。

润叶觉得良心很愧疚,于是回到了丈夫身边。

1982年孙少平来到了煤矿。

他一心一意的把活干好。

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

孙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

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

但是没想到技师根本不懂技术。

导致砖窑蒙受了很大损失。

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他再度奋起。

但是祸不单行,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二万元扩建的小学会上,口吐鲜血被确诊为肺癌。

晓霞在一次抗洪的采访中。

为了抢救灾民,光荣的牺牲了。

田润叶生活很幸福,生了个胖儿子,

田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

孙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了救徒弟,也受了重伤。

但是他们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

他们,都开启了自己未来新的生活。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5张

《平凡的世界》塑造了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秀莲,郝红梅,等等各色典型人物。

让人们看到了在这些最平凡的普通人身上,始终都有一股对命运的不屈服,一股昂扬向上的拼搏奋斗的精神。

书中的很多句子也特别经典。

比如——

“只有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我时常在想——第二天天一亮,一切就都是新的了!”“秀莲对少安说——你笑,我跟着你笑,你哭,流多少眼泪我都给你抹”。

“真正的苦,不是累也不是饿,最难熬是心里的苦。”“锁链可以锁住门窗,锁住手脚,可是人心是锁不住的。”

直到现在我的读书笔记本里,还密密麻麻的记着,好多当初读这本的时候,随手记录下的好多经典段落和句子。

而路遥的这本《平凡的世界》,也注定将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用文字的力量鼓舞着我们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去努力拼搏努力奋斗!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6张

第二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里,最值得阅读的作品,我认为就是陈忠实写的《白鹿原》。

这同样也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巧合的是,路遥和陈忠实都是来自陕西的作家。

陕西是真出人才呀!

陈忠实历时六年,才创作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六年磨一剑,果然是不同凡响!

《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

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也是一部20世纪初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7张

小说里有浓厚的关中风情。

反应了土地改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古老的土地上演了一幕一幕惊心动魄的画面。

有朱先生,对传统道德的坚守。

族长白嘉轩的勤劳与自私。

鹿子林的老奸巨猾。

白孝文的情感波折。

白灵投奔革命。

黑娃被迫为匪。

鹿兆鹏一心一意,追求自己内心的理想。

鹿兆海舍身为义。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8张

生动的演绎了,两个家庭不同子孙,曲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

虽然《白鹿原》这部作品里的人物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是他们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和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做法。

都真实的反映了作品里,那个动乱年代人们的生活。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9张

族长白嘉轩,像哲人一样的思考与反思。

虽然笔墨不多,却非常深刻的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内涵,和小说影射的哲理。

作者对黑娃的描写,也非常的细致入微。

对鹿子林的圆滑,白嘉轩的耿直,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幕——

长工鹿三儿,也就是黑娃的老爸,以儿媳妇田小娥为耻。

最终鹿三杀了田小娥。

但却终日被田小娥死之的情形折磨着,让他惶惶不可终日。

白灵,在《白鹿原》里是正面人物积极分子。

他是备受白家轩疼爱的女儿。

从小被父亲白嘉轩疼爱,非常聪明。

学习上,几乎过目不忘。

她一心求学。

同时也一心仰慕,鹿子林的长子陆兆鹏。

她和自己崇拜的人相守。

和自己崇拜的事业相守。

她的一生真正的爱过,真正的生活过。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0张

现在,当我回想这些书里人物,仍然是那么栩栩如生。

《白鹿原》这部长篇小说里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和段落。

让人反复品味。

比如——

“我权当被狗咬了,人嘛,不能跟狗计较”

“人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是一种样子,好多人聚到一起时,完全就变成另外一种样子”“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后,能站得起也能委屈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墙上一条路可行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忠实在书里写的是这样一段话——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每当我在人生当中遇到一些想不开的,一些为难的事。

我都会打开笔记本。

把书中的这段话反复的抄写几遍。

慢慢的,我就变得心平气和了,也变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这些年我反反复复,至少每本书都读过了五遍以上。

每读一次,都会对书中的情节有不一样的感悟。

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1张

10·

再来说说第三本书,梁晓声写的《人世间》。

最近这段时间,梁晓生原著的这本《人世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一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而且热度始终不减。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去年。

那时,《人世间》已经获得了第十届矛盾文学奖。

并且,是以全部评委满票的票数通过。

可想而知,这部长篇现实主义小说,获得了众多评委一致的认可。

我去年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常常被书中的情节,感动的泪流满面。

今年在看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时候,也经常被演员们精湛的表演,看着看着,常常就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2张

11·

本书一百一十五万多字。

是作家梁晓生,经历了数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

书中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贫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

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作品里的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多年。

书中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书中艺术而又雄辩地,展现了平民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

足以堪称是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因为作家梁晓生,本身就出身于平民家庭。

所以他写这部作品,非常具有人间烟火气。

他能够感同身受,满怀深情。

立足最底层的老百姓,作品直指人心。

在最平凡的人间烟火里,也能彰显出铁肩担道义的勇敢和担当。

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里,书写情怀和热望。

这本书写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暖,有厚度。

是近些年来,非常不可多得的一部长篇小说佳作。

也是作家梁晓声,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的高峰。

也被列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图书。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3张

12·

梁晓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

是当代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人世间》这本书,共分上中下三部。

周家的家长,父亲周志刚,在西南参加大三线的建设。

家中老大,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

二姐周蓉,和丈夫去了贵州农村在那里当乡村教师。

家里只有小儿子,周秉昆和母亲在家。

在那个年代,所有人的命运基本上都一样,和整个时代的车轮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

周家老大,周秉义是个知识青年,他有理想,有抱负,内心有着自己的追求。

他在兵团也不忘记学习。

后来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毕业以后从政。

在改革初期。

周秉义认为——

“改革开放方向是对的,就是得一点一点的试。”

在新时代,他将——

“把这个穷人窝子连根拔掉”,作为自己的使命。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4张

13·

周蓉,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

为了爱情,他追随丈夫去了贵州农村,但是最后却过得并不幸福。

可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

那个年代的人,即使夫妻感情再不好,也很少有人会离婚的。

但是周蓉,却并没有管这些。

毅然决然的和丈夫离了婚。

然后和一直暗恋着她的,对她念念不忘的蔡晓光再婚。

后来周蓉获得了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学。最后旅居法国。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5张

周秉昆是《人世间》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角。

围绕着他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展开的最多。

他就像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一样。

讲义气,为人专情,又孝顺,又正直。

心地善良又很有理想。

这些都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将自己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了对家里的守护上。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6张

14·

周秉昆经历了下海,最后从一个普通工人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

他和郑娟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

但是一直相濡以沫,相守终生,不离不弃。

《人世间》核心情感,展现的就是劳动人民的朴实性。

书中人物身上的那种憨厚朴实,有责任和担当。

通过小说情节的发展,都一一的展现了出来。

最后历经风风雨雨这么多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这是电视剧里的情节,书里……)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7张

15·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最普通老百姓的努力和拼搏。

有国才有家,家国同构的命运,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人世间》有许多经典的段落和句子,值得让人反复品味。

比如——

“春天来了,春天到底还是来了,某一个季节会姗姗来迟。却从没有哪一个季节能够蓄意不至。”

“也许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所谓的人生,原本就是一个怎么办,接着一个怎么办的无休止的过程”。“那一跪让周秉昆悟到了一个道理——当别人对你下跪相求时,表面看来完全是别人的可怜。

往深处想想,其实也未必不是别人对你的恩德。

因为那会使你看清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而看轻自己,总是比看清别人要难的。”

“周秉昆对妻子有了新的认识,他觉得,妻子是很少见的一类女子。只要承诺是她完全信赖的人做出来的,妻子就可以靠着承诺,达到幸福的状态。即使那些承诺半真半假并无兑现的可能,但只要郑重其事,她就倍觉幸福。”

“任何时代,不安分的人都要付出代价”。

“人生一世,都只不过活的是某一种想法,有的人想法就不切实际,结果不但自己活得不痛快,还影响别人也不痛快。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指想法的改变,想法一变,就没有什么事,是非得怎样,不能怎样了。”

“知道了,许许多多别人命运的大跌宕,大苦难,大绝望,大抗争,我常想,如果将自己的不顺也当成逆境去看,只怕是活的太矫情了”。“周秉昆早已看出,几乎所有的最底层的人家,都希望能有一户有权利的人家攀成亲戚。即使是八竿子都打不上。能哈着往近了走动走动也是一种慰藉。即使从不麻烦对方,但确实有那么一种关系存在的话,那也足以增加几许对生活的稳定感。”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8张

16·

总结一下。

以上三本小说——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世间》。就是我个人认为的,在这一共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阅读价值,最值得人们反复品味的三部经典小说。

对于我来说,每一次阅读这几本小说,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而我记录在本子里的,摘自书中的经典段落和句子。

我也会常常翻看,仔细领会。

我觉得,这对我的为人处事都有莫大的好处。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什么样的美学价值?: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茅盾的《子夜》不仅是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属性论战的及时雨,也是体现作者美学观点和见解的一部优秀作品。之前的人们大多关注于它的政治价值而忽略美学价值,但是,真正的艺术家绝不仅仅只给读者提供一个形象化的理论,所以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来探讨它的美学价值也很重要。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19张

一,《子夜》在美学上的突出贡献是成功的塑造了吴荪甫这个典型形象。

茅盾是受过左拉的自然主义洗礼的作家,他坚决反对想当然不求实地观察的描写。在谈及《子夜》的创作过程的时候曾说:

我是第一次写企业家,该把这些企业家写成怎样的性格,是颇费踌躇的。吴的性格部分取之于我对卢表叔的观察,部分取之于别的同乡之从事于工业者。

从这几句话,我们就能清楚看到茅盾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那就是从现实出发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当时的中国,民族工业面临绝境,大批丝厂倒闭,连小小的火柴厂也未能幸免。具体到吴荪甫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是难逃悲剧性的命运。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0张

《子夜》发表不久,有人就提出吴荪甫是个英雄,

一个新兴的民族思想的企业的资本家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个人悲剧。

鲁迅就说过,悲剧就是讲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对悲剧艺术一般规律的总结。茅盾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创造的悲剧形象必然遵循着现实主义悲剧艺术的共同规律。《子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辩证观点,刻画了这个悲剧人物的两面性。所以,吴荪甫既不是古典英雄式的悲剧,也不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悲剧,而是一个挣扎在几条战线上、不同社会意识中的悲剧形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吴荪甫虽然是一个追求利益的资本家,但是有一颗热衷于发展民族工业的心,不屈服于帝国主义资本的侵略。另外,他重视人才,有魄力,有事业心。这就是他之所以让人们扼腕叹息的原因,也是其悲剧美学价值所在。

与此同时,他又有着让人憎恨的一面。

他在政治上向汪伪倾斜,竭力反对工农革命运动,压榨工人,对比他弱小的同行狠辣无情,这都是我们憎恨他、批判他的理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的这些行为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认清历史的发展规律。逆革命潮流而行,这不只决定了他的结局,而且注定了他不能成为一个值得歌颂的悲剧英雄。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吴荪甫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是不可避免带有阶级的局限性,是片面且不符合实际的。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1张

因为,只有真,才能美!

二,《子夜》在美学上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和多样艺术美的创造,展现了我国三十年代的历史画卷

虽然茅盾是现实主义作家,但从《子夜》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写实手法刻画的现实生活,还可以看到不少意识流的梦境描写和心理刻画,以及象征色彩浓郁的各种细节。

整体美与细节美我们一翻开《子夜》,扑面而来的就是那五光十色的上海滩,农村如火如荼的农民暴动,歇斯底地的公债市场。这一个个场面,其气魄之大,色彩之美,让朱自清都推崇备至。他说:

“其取材,思想和气魄,都是中国新文学划时代的巨制,这才是站在时代最尖端的作品。”

《子夜》把宏伟的历史画面、广阔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众多的人物命运有机的融合成一个生活整体。在故事开始到结束不到三个月的情节里,描写了民族资本家、买办、地主、军人、农民等等七八十个人物的生活和思想面貌。重点突出,浓淡相宜,体现了作品多样性的整体之美。

整体美离不开细节美,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长篇小说里,整体美往往是历史的真实体现,而细节美则是必然性之间偶然性的瞬间描写。就如茅盾自己所说:

“艺术家的本领即在于能够从许多动作中练出一个紧要的描写一下,以表现那人的内心活动,这样写在纸上的一段人生才有艺术价值。”

这样的例子在《子夜》比比皆是:

在描写林佩瑶和雷参谋的暧昧关系,以一片干枯的白玫瑰和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就点破了她内心的秘密。

写冯云卿的时候,通过描写他下决心用亲生女儿实施美人计的过程这么一小段情节,就深刻揭露了他的本性。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2张

动态美与静态美《子夜》这部小说,故事有张有弛,又枝节横生,可谓精彩纷呈。比如:吴荪甫难得因胜利而微笑的时候,就传来工人罢工的消息。还有赵伯韬运筹帷幄,吴荪甫苦心孤诣。当你在为吴荪甫成败未卜而心乱如麻的时候,作者还给你来一曲黄浦夜游。

没有人喜欢单调,同样也没有人喜欢那些平铺直叙的作品,像《子夜》这种曲折起伏的动态美才能让我们欲罢不能。

和动态美相反相成的便是静态美。《子夜》或写幻觉,或造梦境,或以象征的手法描写了让人细细品味的静态美。比如在描写冯云卿让女儿实施美人计最后一段:

他叠起两个指头向眼眶里一按,似乎不相信掉的竟是眼泪。同时,幻想在他眼前浮起来,那娇红的竟不是杜鹃,而是他女儿的笑靥,旁边高高耸立的,却是一缸大元宝。

冯云卿自诩诗礼传家,却为了金钱牺牲女儿,做出这等亵渎祖宗的事。作者通过这段话,惟妙惟肖的描写了一个贪婪的父亲的复杂心理。这种静态描写和张弛有度的动态描写相得益彰,让人叹为观止。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3张

自然美与象征美这部小说结构紧密,作者通过“偶然中有必然”的表现技巧,使得其自然美极富韵味。就如赵家璧所言:

“作者用精慎的布局,把错综复杂的线索织成一部成熟的艺术品,象一幅丝绸般天衣无缝。”

除却自然之美,作者还通过大量象征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暗示作品的思想意义。比如作品的第三章,在描写吴少奶奶经不起雷参谋的甜言蜜语而沦陷的时候,被笼子里的鹦鹉惊醒。她猛的推开雷参谋,抱着那本《少年维特之烦恼》跑到楼上流泪。

这段描写就极具象征意义,所谓的吴少奶奶呼吸过五四运动的新鲜空气,读过莎士比亚和司各德,满脑子都是英俊伟岸的中古骑士。她看不到自己的丈夫就是新时代的精英,做着一些不合适的梦,又没有勇气离开丈夫去找她的中古骑士。这不正是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鹦鹉吗?还有那本《少年维特之烦恼》,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呵呵!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4张

综上所述,茅盾用一部《子夜》证明了现实主义思想在创作艺术美的过程中,同样有着强大的表现力,其在《子夜》当中表达的思想和人物塑造极具时代特色,具有非凡的审美价值。

历届茅盾文学奖都有哪些遗珠之作?: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茅奖的事儿,说来话长。

1945年6月24日,重庆进步文化界发起了庆祝茅盾五十寿辰暨文学工作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庆祝会上,正大纺织厂的陈钧经理委托沈钧儒和沙千里律师将一张10万元支票赠送给茅盾,指定作为茅盾文艺奖金。按照茅盾意愿,“文协”专门成立了老舍、靳以等组成的茅盾文艺奖金评奖委员会,并在《文艺杂志》新一卷第三期和8月3日的《新华日报》共同刊出了“茅盾文艺奖金”征文启事,以上可看作是茅盾文学奖最初的雏形。

1981年3月14日,茅盾先生弥留之际口述了给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的信: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的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两周后,茅盾先生就去世了。

1981年3月20日,中国作协主席团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巴金任主任委员。10月,正式决定启动“茅盾文学奖”首届茅盾文学奖在1982年评出,奖金3000元。

奖项设立之初,每个人拿到手的奖金还算丰厚,但随着时代发展,奖金额已经严重与现实脱节。到2008年第七届茅奖颁发时,每人的奖金达到了5万元。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李嘉诚基金会向茅盾文学奖一次性捐款500万元。有了这笔钱,第八届茅奖的获奖者奖金提升到原来的十倍,从5万飙升到50万。

茅奖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良性运作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儿。头两届因为是刚从文艺凋零的时代走出来,所以全国的整体创作并不丰富,选择起来相对容易,基本也谈不上什么遗珠,好的作品都在榜了。甚至古华以《芙蓉镇》获奖,还创造了最年轻的记录,38岁发表,40岁获奖,直到今天也无人能够打破,估计将来也很难得到挑战。因为小说发展到当下,已经越来越丰富,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超千部,茅奖三四年一评,积累的好作品还是很多的。所以后来的茅奖逐渐就有“遗珠”出现了,这个奖项甚至有点往“终身成就奖”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有些作品当年已经很好,但是遗憾落榜,多年以后以另一部作品上榜,弥补了当年的缺憾,比如九届的王蒙,十届的徐怀中。

接下来看看往届获奖表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第一届(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东方》、莫应丰《将军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古华《芙蓉镇》、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张洁《沉重的翅膀》、刘心武《钟鼓楼》

第三届(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凌力《少年天子》、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刘白羽《第二个太阳》、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陈忠实《白鹿原》、刘斯奋《白门柳》、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1995—1998)

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张洁《无字》、徐贵祥《历史的天空》、柳建伟《英雄时代》、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2003—2006)

贾平凹《秦腔》、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湖光山色》、麦家《暗算》

第八届(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

第十届(2015—2018)

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李洱《应物兄》

下面重点来了:

1.事实上,在1979年至1990年之间,王朔已经开始发表作品,甚至出了几个爆款,被改编成了电影。但是多为中篇,而且均是发表在杂志上,没有出单行本,等后来写长篇的时候,长篇小说的池子已经很深了,他错过了最好的得奖时机。

2.1997年,李佩甫的《羊的门》横空出世,我那时候还上高中,印象里满街盗版横行,地摊上都是这本书,可见其受欢迎程度。那时候也正是李老师创作鼎盛的时候,我猜测他这本书也有冲击茅奖 的意思。遗憾的是,六届茅奖名单上并没有 这部作品,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部作品的生命力,李老师也在八届茅奖中折桂,算是一个补偿吧。

3.七届茅奖最大的遗珠是阎老师的《日光流年》,我初读这部作品时感觉好像是心脏被一只手仅仅攥住,好久透不过气来。最难得的是,这部作品在文本实验方面极其可贵,跳出了单单写故事的传统套路,用了倒放结构,显示了作家出色的文本掌控能力。在此之前,阎老师已经蝉联一二届鲁奖,大家觉得茅奖对于他已经很近,不料至今仍然无缘。但是他2014年获卡夫卡奖,已经是国际化的作家,应该说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4.2008年,余华写了 《兄弟》,这本书在他的作品中不算最好的,但是跟茅奖很接近了。之前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艺术成就上完全可以跻身国内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方阵,但是出版都是在国外,出口转内销时,都错过了时机,非常可惜。如果作为一个肯定,八届茅奖是应该考虑《兄弟》的,但是没有上榜,很可惜。

5.红柯是“陕军东征”的重要人物,鲁奖作家,创作勤奋。他2013年出版的《喀拉布风暴》闯入了第九届茅奖的提名名单上,很多人对于这部作品抱有希望 ,结果事与愿违 ,未能获奖,也算是遗珠 。作品通过主人公张子鱼、叶海亚等以及由他们所勾连的各个家族,在西域大漠、边地塞外或繁华都市,演绎了一部极具震撼力和艺术表现力的人类生存史和生命史。作者在其笔端注入诗意的浪漫、血性力量和生命激情,体现出独特创作风格和语言魅力。

6.十届茅奖,叶舟的《敦煌本纪》入围,却遗憾落榜,考虑到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不算过于遗憾,以他的创作能力,得茅奖是早晚的事儿。

还有一句不得不说的话,《白鹿原》和《尘埃落定》是我最喜欢的两部茅奖作品,也算是茅奖的实力担当了。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5张

茅盾文学奖已评出43部长篇小说作品,你最喜欢读哪部,为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6张

茅盾文学奖里最值得读的是《平凡的世界》。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我就深深被她所吸引。路遥笔下的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俩几乎就是我们那一代人苦难生活经历的翻版。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无论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无论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打击,无论生活中遇到了多少不幸与痛苦,都是乐观对待,这种对人生美好的向往激励着我度过了整个青春时代。

感谢路遥,感谢《平凡的世界》!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7张

2018年夏天,我们一家人自驾,开车从北京去兰州。途经陕北榆林毛乌素沙漠时,我一边开着车,心里一边默默想着的是路遥。虽然他已逝去多年,但他总是时不时走进我的心海,激励着我前行。

后来,我实在平抑不了内心泛起的波澜,索性把车停靠在路边,请夫人和小女儿下车,指着那一望无际的山川大地,对她们道:“这就是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先生生活过的土地。”

因为平时在家里,我们一家人在喜马拉雅上听过《平凡的世界》。听我这么一介绍,我看到孩子脸上泛起一丝神往与尊敬,我认为,那一瞬而过的动容,便是对已故作家路遥先生最虔诚的礼数与敬仰。

尽管,她当时只有十一岁!

回到北京后,我们又把电视连续剧看了一遍,那些原本就隐藏在我心中的人物,再次在银屏上一一出场,让我重新回味那段困难且发人奋进的岁月。

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路遥先生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厚重的笔端、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验,让我们重温了一段让人心灵颤抖的岁月,也让我们感受了一曲人生悲欢离合的恋歌,更让我们体验了一次人性最温暖、最炫目的春光,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致敬。

感谢路遥,感谢《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鼓舞与力量。

茅盾文学奖奖中最具有阅读价值的三本书是什么?: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第28张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