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的读音是什么?:笃是什么意思

“笃”的读音分别是【dǔ】 。释义:忠实,一心一意。结构:上下结构部首:竹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折、竖折折钩、横。组词:恳笃、笃恨、笃雅、笃仁、笃恭。造句:王明是一个工作很踏实的人,为人处事也很恳笃。小明最近很是叛逆i,妈妈给教训了几次还是没有成效,对小明只有一点点笃恨的情绪。看这是我叔叔新装修的家,是不是很笃雅呢?我的好朋友是个笃仁心肠的人。小红从小的行为就很笃恭。相关名句:尧九男,皆益笃。――《史记・五帝纪》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食也.笃是什么意思?:笃是什么意思

  “笃”,音dǔ。此处作“固”解,引申为限制。

  此句应为“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是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

  这句话选自《庄子-秋水》篇。原文是北海海神若,教育启发黄河河神河伯的一段话”:“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

  这三句话意思相近而强调的重点有别,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论海,那是受空间的限制;夏虫之所以不可以语冰,那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语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见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还排斥最高的真理。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 。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