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不可能通过扩张领士,成为大国;巴勒斯坦人也不可能从以色列手中,夺回全部的巴勒斯坦被占领土。这些方面,想必巴以双方都心中有数。
目前,巴以双方之所以僵持不下,除了表面上的口水原因以外,巴以双方实际上还有一个没有明说的核心矛盾,那就是“水问题”。
以色列之所以多次扩张,实际上就是为了独占约旦河,这条巴勒斯坦地区的唯一淡水河。以色列之所以侵占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就是因为约旦河发源于戈兰高地。
解决巴以冲突的关键,就是要首先解决巴勒斯坦的“水问题”。只有巴以双方的用水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巴以冲突,才能得以缓解。从目前来看,巴以双方的用水安全,还无法解决,因此现在谈巴以冲突如何解决,还为时尚早!
巴以问题,为何至今仍然悬而未决?:巴以冲突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巴以问题的核心就是土地,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实控2万多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只掌握着约旦河西岸5800平方公里以及加沙3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控更是仅有2500平方公里,巴以双方实控面积比例约1:10。
土地对于国家意味着生存空间,离开了土地的支撑,国家发展无从谈起。巴勒斯坦地区的巴勒斯坦人近500万,另有约800万人口居住在外国,如果这些人都回流巴勒斯坦,区区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显然难以容纳。
对于巴勒斯坦来说,因为土地问题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如果不进行抗争,只能憋屈地生活在那片狭小的空间里,而且就这么大点地方,也是朝不保夕。
巴以问题的形成很复杂,本来巴勒斯坦是由英国代管,1947年联合国也进行了划分,以色列占55%,巴勒斯坦占45%。这一决议遭到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反对,并趁着以色列建国伊始立足未稳之际,组织四万多联军意图推翻这个国家。
然而经此一役后,非但没能“灭掉”以色列,反而在之后数十年间,始终摆脱不掉“战败的屈辱”,双方发起的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次次是赢家。
由此产生了巴以问题难以解决的第二个矛盾点:历史宿怨。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相比,就是个“小不点”,可是不管巨无霸如何努力,仍然毫无办法,这是有多不甘心啊……
第三点很关键,以色列在摘到果子后,努力同昔日的敌对力量和解,以此分化阿拉伯阵营。
以色列把通过战争获得的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将几块地区主权归还约旦,用土地换和平的方式结束了多面围攻的态势,给自己营造出较为安定的局面。戈兰高地是个例外,这里既是战略要地,也是以色列的重要水源地,关系到以国家安全,宁愿得罪叙利亚也是要掌控的。
中东另一支重要力量,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同样是美国盟友,自然不能不顾美国感受直接开撕以色列,顶多是物质接济或是声援下巴勒斯坦。
如此一来,站在巴方一侧的力量愈发稀薄,根本无力同以色列抗衡。
一面是肉已吃到嘴里,占据绝对优势的以色列,一面是日渐孤立无援的巴勒斯坦,这种不平衡令以色列不可能将已经拥有的果实拱手相让。
综上,巴以问题仍将长时间存在下去。
巴以冲突的升级,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巴以冲突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谢谢相邀!
巴以冲突的升级,最大受益者当然是以色列了。
每次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惹上以色列,以色列都会定点清除哈马斯指挥官,然后找借囗入侵巴勒斯坦,侵占一些领土。
巴勒斯坦离以色列太近了,仅一墙之隔,一旦双方发生冲突,巴勒斯坦死亡率非常大。就比如巴勒斯坦是鸡蛋,以色列是石头,鸡蛋能打过石头吗?主要是巴勒斯坦没有重型武器,只有自制的炸弹和普通枪枝,如何才能打赢以色列呢?巴勒斯坦的领土都快被以色列占据了。
联合国都办不到,为何埃及能说服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停火?:巴以冲突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并不是埃及有这个能力,而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打不下去了,或者说都被打疼了,双方主动愿意停火了,只是它们选择了一个共同的台阶埃及来下,否则双方不愿意停火,谁都说服不了,而选择埃及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埃及曾经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盟主,作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关系不错,选择埃及让双方都能接受。
以色列空军
联合国想要调解,实际上还得询问美国是否同意,美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只要它不同意,联合国想要调解巴以冲突就永远不会发生,联合国在这次哈马斯和以色列冲突开始后,就已经多次呼吁双方停火,也召开了会议进行表决,结果美国毫无疑问投了反对票,导致联合国无法出面调解巴以冲突,而埃及作为一个国家,并不需要联合国的同意,以国家身份出面调解没有任何阻碍。
哈马斯火箭弹
除了埃及之外,还有其它国家也在努力调解巴以冲突,比如俄罗斯和中国都做出了表态,愿意为巴以冲突对话提供平台,这也是两个世界大国负责任的表现,巴以双方没有选择中俄作为调解方,并不是代表中俄影响力不够,而是埃及的确是最好的调解方,埃及和中俄关系也非常不错,埃及出面,也能够让全世界接受,尤其是让阿拉伯国家接受。
这次巴以冲突,实际上属于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加沙地带和接壤的以色列国土附近,在其它地方,尤其是巴勒斯坦控制的地区,冲突规模有限,只是一些零星的冲突,这些小规模冲突也是在向以色列施加压力,希望以色列结束对哈马斯武装的打击,如果巴勒斯坦介入,那才是巴以冲突,冲突的规模会很大,除了地中海一面,以色列的三面都会遭遇巴勒斯坦的攻击,黎巴嫩也会介入,第六次中东战争或许都会发生。
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
埃及这个国家能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挥重要作用,埃及曾经是试图消灭以色列的主力,发动了多次中东战争,但是埃及全部失败,失败的教训也让埃及知道了依靠战争消灭以色列已经不可能,并且连续的中东战争也让埃及损失严重,比如西奈半岛被以色列控制,后来埃及选择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这也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利益,双方握手言和,成为了朋友,以色列归还了西奈半岛以表诚意,双方关系从此正常化,不过埃及的行为遭到了其它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但是时间过去这么久,证明埃及的选择是正确的,埃及也在为其它阿拉伯国家谋求利益,其中就包括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算是主权国家吗?巴以冲突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巴以冲突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巴勒斯坦(Palestine):家国两茫茫
这是现代中东乃至国际政治中最悲惨的一页,近一个世纪以来,它家园不复,建国犹梦。
马克·吐温曾写道:巴勒斯坦是个没有希望,没有欢乐,令人心碎的地方……
巴勒斯坦国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要冲。该地北接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毗约旦,西南交埃及西奈半岛,西濒地中海。作为国家或称自治体,其所辖土地与以色列犬牙交错连为一体,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将这块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按43%和57%的比例(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不计在内)分配给两个未来之国——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从那时起,巴勒斯坦问题为核心的阿拉伯、以色列冲突,成为贯穿现代中东最激烈、持久的矛盾焦点。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并在1967年六·五战争中夺取由约旦控制的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可怜的巴勒斯坦没有疆土,家园沦落,“建国”比以色列整整晚了40年,至今“身躯”被以色列钳制而不展,“名分”受美国阻挠而不扬,得到150多个国家承认,却难入联合国(2012年成为次于成员国地位的观察员国)。放眼全球,国而不国,唯有巴勒斯坦!
作为地理单元,巴勒斯坦地形地貌完全合并在以色列中,因为该国如今只控制约旦河西岸和加沙两块相隔40多公里的土地,合计约2500平方公里。其中加沙地带形似“菜刀”,它濒地中海,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均宽9公里,面积为365平方公里,地形平坦,间或有丘陵、沙丘,最高海拔105米。地图上完整的约旦河西岸酷似“耳朵”,面积5884平方公里,如今被以占据和犹太人定居点蚕食得如同遍布窟窿的奶酪。
悠悠五千载,蕞尔是非地。巴勒斯坦漫长而芜杂的历史可以这样概括:一片古老的土地,两个同根的民族(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三大古老的宗教,五场残酷的战争……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次年元旦,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打响反以第一枪,从那时起,他头戴黑白格子头巾、身着卡其制服的标志性形象传遍世界,还有在联大留下的铿锵誓言:“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失落”。1993年,阿拉法特与拉宾实现历史性握手,“土地换和平”原则得以确认,巴以互认对方合法权利,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共7个城市及附近村庄实现自治,巴以未来将就被占领土最终地位,包括耶路撒冷、难民、定居点、安全、边界、邻国关系等谈判,并以联大有关决议为基础最终解决。阿拉法特以获诺贝尔和平奖登上事业的顶峰。
但他终究难逃悲剧人物的命运,屡次失意于阿拉伯兄弟,拉宾遇刺和错失与巴拉克的历史性突破让人扼腕,作为合法的民族斗争象征,巴勒斯坦社会结构的象征,他晚年境遇不堪,受困于拉姆安拉,2004年11月被不明疾病夺走生命。以色列元老佩雷斯评价他“是一个革命家,但没有转变为领导一个国家的政治家”。
伟人已去,和平犹艰。21世纪10年代巴以和平进程踯躅不前,美国没有担当,以色列在后退,巴自治政府人轻言微,巴勒斯坦问题渐成国际社会的“鸡肋”。2015年9月30 日,作为非成员观察员国的巴勒斯坦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2016年,西岸和加沙完成GDP133亿美元,其贫困率为25.8%,预期寿命73岁。
在加沙,一个浓缩了的巴勒斯坦,被称作“地狱实验室”、“最大的监狱”,200多万居民中70%是难民,60%的人口不足18岁。外界封锁、自身封闭使得加沙人思想保守更重宗教,社会生活长期笼罩在动荡与危机的氛围中。与此同时,西岸人思想开放,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两者间不仅是政治权力分争,而且也是生活方式不同的结果。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