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谢谢邀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上学前如果没有一点拼音基础,老师课堂上又讲得快,孩子学习拼音是会吃力的,那家长就得多费点功夫教孩子拼音了,想办法让孩子爱上拼音,孩子对拼音有兴趣了,学习拼音就不觉得难了。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1张

1、每天早晚练读拼音小学生放学的比较早,家长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辅导孩子把当天学习的拼音知识重新学习一边,包括拼读、发音、书写等,发现有误及时纠正。然后让孩子把所学的音节或音节词反复拼读练习,直到看见就能直呼出来。早上起来再次拼读拼音,加深记忆。

2、编儿歌加深记忆

孩子们对儿歌都较感兴趣,那就把拼音编成儿歌让孩子记。比如b p m f时就教孩子说像个6字b b b, 小明上坡p p p,两个门洞m m m,一根拐棍f f f。再比如学习g k h时编成儿歌让孩子们记住读音:唱歌唱歌g g g,口渴口渴k k k,小河小河h h h.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觉得有趣,很容易就记住了拼音字母。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2张

3、做亲子游戏孩子们都喜欢做游戏,那家长就和孩子做亲子游戏,在玩中学习拼音。把拼音制成卡片,可以在卡片上写上音节词做找朋友的游戏,也可以家长拼读让孩子发音等。孩子有兴趣了,就能很快记住拼音的发音以及字母的组成。当然,学习拼音的形式要多种多样。

4、记住拼读规则拼音有两拼法和三拼法,两拼法读时得记住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

应牢记住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掌握拼读方法,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5、记住标调儿歌教会孩子们记住标调儿歌。比如有a不放过,无ɑ找o e , i u并排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还有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等。

6、记牢小ü和 j q x y 拼写规则。小ü和 j q x y 拼写是孩子们最容易弄错的,告诉孩子当小ü和j q x y拼写时,要去掉小ü上面的点。可编成儿歌加强记忆,比如:

小 ü 小 ü 有礼貌,

看见j、 q、 x和y就摘帽。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3张

总之,孩子要想熟练掌握拼音,必须多读多写,加强记忆。读得多了,写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有个常用成语叫“虚与委蛇”,为什么“蛇”不读she而读yi?:比如拼音

“虚与委蛇”是我国2000多年前产生的著名且经典的千古成语,读音xū yǔ wēi yí,出自《庄子·应帝王》,是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

那么,成语中的“蛇”为什么不读she而读yi 呢?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4张

我们先来看一看“虚与委蛇”这个有趣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个学生叫列子,跟他的老师壶子一同学习老庄之道。后来,列子遇到一个叫季咸的神巫,据说他能掐会算,能知人生死存亡、祸福寿夭,很是神秘莫测,人们都很害怕见到他,听说他来了,都吓得四散逃开。

这令列子很佩服,认为他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列子就把季咸推荐给了自己的老师壶子。

但壶子不信鬼神之说,也不信季咸那一套,就对列子说:“请他来见我,让他看看我能活多久。”列子就带季咸来看壶子,季咸看完后出来对列子说:“不好,你的老师命不久矣,最多能活10天。”

列子听后,很是悲痛,就哭着对老师说了季咸的原话。壶子听了却不以为然,笑着对列子说:“明日继续请他来看我。”

列子又遵师嘱请来季咸,季咸看完后却说:“今天你老师的气色还不错,10天内不会死,可再活1个月。”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5张

列子同样向老师汇报了季咸的话,壶子听后神色淡定,说:“以后每天都请他来看我1次。”就这样季咸一连看了壶子4天后,竟吓得逃跑了,不敢再来看壶子了。

列子很奇怪,他问老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神巫能把别人吓跑,而你却能把神巫吓跑?”

壶子笑笑说:“这没什么,他只是有一点点能耐,就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普通人自然相信他,从而害怕他。而我对他那套装模作样早已看透,从而顺从他所谓的法术假意去应付他,敷衍他,用虚与委蛇的态度对付他,使他看不透我。他越来看我,我越装作一次次不同,后来他看出我在试弄他,就不敢张狂了,因此他越看我就越害怕,到最后便没什么法子了,就只好逃跑了。”

从以上典故中,我们不难看出壶子的高超智慧,他听学生一番言语之后就能判断出巫师在装神弄鬼、戏弄世人。

于是壶子通过几次与巫师虚与委蛇,终将对方的心理防线攻破,并让对方吓得落荒而逃,不敢再来骗人。可见智慧的力量有多强大。

《庄子.应帝王》中原话,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这就是壶子评价季咸“总是以自己极有限的所知来揣度万物,而我不得不对他敷衍应对。”

而列子呢?常言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6张

传说列子经过此事后,一下就顿悟了,知道自己对老师的智慧啥也没学到,就回家给妻子老老实实做了3年饭。此后对待任何有生命之物,都像待人一样恭敬,对任何事物都不敢妄称了解,只虚心求教,他像泥土一样任行自然,最终得道。

以上是千古成语“虚与委蛇”的来源~~

我们了解了成语故事,对学习古成语也就易如反掌了。那么“虚与委蛇”究竟什么意思?其中的“蛇”为何不能读作she而读yi呢?

其实,蛇在古代就是一个常见的多音字,是一字多音。

这里有一个典籍出处,在宋朝著名的发音字典《广韵》里记载过,当蛇表示那种爬行动物时,就读原音she;而当蛇表示“曲折通过”之意时,读音为“移”。

显然“虚与委蛇”中的“蛇”指的是后者,读作yi,这与爬行动物的蛇关系甚少,自然也就不能读作原音she了。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7张

那么,成语“虚与委蛇”又该怎么理解呢?

在“虚与委蛇”成语中,其实有两组通假词,我们只要了解了通假词,对学习古代成语,就很有帮助了。

虚,指虚无、虚假、不真实的意思;与,通予,是给予的意思。“委蛇”也是通假,通现代的“逶迤”,逶迤是我们很常见、熟悉的词语,意思是蜿蜒曲折、起起伏伏。

看到“逶迤”一词时,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伟人著名的七律诗《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其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逶迤”,就是指五岭山这座山的形态蜿蜒曲折、绵延不绝,其意思同“虚与委蛇”中的“委蛇”并无二致。

从典故中我们可看出,“虚与委蛇”原意是指随机应变,顺着对方的思路去应付对方。在古代,这是一种聪明智慧,也是一个褒义词。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遗憾的是,后来这个成语引申出了新的含义,那就是敷衍、应付了事,词性也就发生了改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8张

(周瑜对蒋干的虚与委蛇)

但不管怎样,“虚与委蛇”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那些不真心实意、虚情假意的人,我们的态度可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而虚与委蛇,也就是敷衍应付对方。

钰姐认为认为,这倒不一定是对他人的不真诚、不坦诚,而是一种智慧且明智的做法。

在历史上并不乏虚与委蛇的智慧案例。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过江东劝周瑜投降曹操,结果周瑜虚与委蛇令蒋干反中他借刀杀人之计;隋末李渊父子虚与委蛇,成功取得江山等。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家人,其实也不必过于较真以激化矛盾,可以适当虚与委蛇,这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在职场中,面对上司的诘难,我们不能针锋相对,这时可虚与委蛇。

在为人处世方面,必要应酬我们推脱不了时,需虚与委蛇、假意应付。在战争中,如果我们处于劣势时,也可对敌人虚与委蛇,以麻痹大意对方,然后再伺机反扑……

我儿子读一年级,他主要是拼音有的分不清,有没有办法?比如拼音发音效果好吗?:比如拼音 第9张

总之,钰姐认为,虚与委蛇是一种智慧,一种战略战术,一种力量的博弈,我们不可小觑,这也是我们对老祖宗智慧结晶的传承。

因此“虚与委蛇”大意就是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其近义词有“敷衍了事、虚情假意”等,反义词有“心口如一、真心实意”等, 如此我们对此成语就有了直观的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个千古成语就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如古人的智慧、为人处世的态度、人性的善恶等。

因此,学习中华文化,领悟中华文化的底蕴内涵与魅力,你我都在路上。

以上是我对千古经典成语“虚与委蛇”的理解,仅为一家之言,作抛砖引玉之用,敬请指导,谢谢。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