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缺乏最基本的历史和地理常识,还以叶尼塞河为界?你咋不据说是以乌拉尔山为界呢?这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一种幻想,索额图表示他不想背锅。
我们先来简要的了解一下叶尼塞河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是西伯利亚流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之一。它是西伯利亚平原与高原的分界线,其东边是高原地带,西边是平原地带。
叶尼塞河长度位居世界第五,起源于蒙古国,由南向北流向喀拉海,贯穿了整个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有两条流源,一是发源唐努乌拉山的小叶尼塞河。
二是发源于东萨彦岭的喀拉·布鲁克湖的大叶尼塞河。叶尼塞河唯一与我国有关系的就是吉尔吉斯人,我们称之为柯尔克孜人,十六世纪前他们就在此居住。
沙俄向东扩张后,大部分柯尔克孜人搬到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一部分搬到今黑龙江流域,剩下的一部分人仍然生活在叶尼塞河流域,他们自称哈卡斯人。
索额图提出以叶尼塞河为界有可能吗?大家可以打开地图看,在整个西伯利亚高原上,有三条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叶尼塞河处于中间。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9万平方公里,叶尼塞河以东的土地面积有近一千万平方公里。换句话说,有四分之三的西伯利亚面积在叶尼塞河以东。
整个蒙古几乎处于叶尼塞河向被延长线的东边,叶尼塞河源头距库页岛有3300多公里,中间段距白令海峡西岸有4700多公里,距勒拿河最近处700多公里。
由此可见,叶尼塞河以东是一片极为广袤的地区,试问索额图靠什么底气向沙俄提出以叶尼塞河为界?要知道,叶尼塞河距额尔古纳河有2000多公里之遥。
我们再来看看,雅克萨战争时的整个西伯利亚局势。十六世纪初,沙俄脱离蒙古统治而形成统一国家,这一时期,沙俄领土面积只有不到300万平方公里。
十六世纪后半期,沙俄开始越国乌拉尔山,向东扩张。仅用了四十年,沙俄就已推进到鄂毕河东岸。又用了三十多年,沙俄占领叶尼塞河,推进到勒拿河。
1632年,沙俄在勒拿河建立雅库茨克城。十年后,沙俄雇佣的哥萨克骑兵侵袭到黑龙江流域。请注意,这时的西伯利亚三大河流域已被沙俄占领了数十年。
这时的大清目标就是将沙俄势力驱逐出黑龙江流域,进而与沙俄划界。索额图作为大清的全权代表,没有任何实力和底气,提出清俄以叶尼塞河进行划界。
所以说,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一种想象说法。
《尼布楚条约》的真实划界情况如何?面对沙俄的袭扰,康熙两次出兵雅克萨,将哥萨克骑兵击退。沙俄因各种不利原因,向大清提出谈判。康熙的目的就是以战促谈,尽快划清清俄两国边界。
当时西北的噶尔丹正在闹事,康熙给索额图交待了谈判底线,就是原则上要以尼布楚为界,考虑到噶尔丹的威胁,如果俄方拒绝,则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谈判的第一天,双方都在旁敲侧击的试探对方底线。第二天会谈一开始,俄方代表戈洛文提出以黑龙江为界,以北归俄国,以南归大清,索额图断然拒绝。
随后索额图提出,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为界,没想到戈洛文暴跳如雷,大有再干一仗的气势。为避免谈判崩裂,索额图就照康熙指示,说出以尼布楚为界。
但戈洛文还是不接受,双方剑拔弩张,索额图亮出以石勒喀河的格尔必齐河为界的底线,在一番较量之下,俄方同意了划界提议,《尼布楚条约》签订。
条约最终规定:清俄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三个文本中的待议区有争议,有人认为包括勒拿河以东。
在协议生效的第二年,清政府的巡边队伍一度到达勒拿河边的雅库茨克。对于大清来说,以勒拿河为界都是一种有争议的奢望,更何况更远的叶尼塞河。
综上所述,索额图打算以叶尼塞河为界的说法,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测。再强调一句,叶尼塞河一直都叫叶尼塞河,俄文名为Енисе́й,英文名为Yenisei。
世界上最长的两条河的名字叫什么?:密西西比河流向
一、尼罗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其主要来源是非洲中东部的维多利亚湖。从布隆迪最远的溪流中,它延伸了6,670公里(4,144英里)的长度。
二、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于河流长度测量方法并无定论,亚马逊河河长便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即为常见的6400公里。
美国密西西比河与墨西哥湾海域交界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分界线?:密西西比河流向
哈哈谢谢邀请,很神奇的对吧,小编今天就来给你们解密一下。
大多数人都知道,海水要么是蓝的,要么就是碧绿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蓝绿相间的海呢?
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与墨西哥湾交汇处,就有一片海域,海水蓝绿分开,从不交融,有网友说像极了“鸳鸯锅”,小编却觉得,有点泼墨画的感觉,让人不得不感叹自然的奇妙!
那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原理很简单。首先,密西西比河的河水流经陆地,水里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所以水就是浑浊的灰绿色,而墨西哥湾的海水比较清澈,呈现出漂亮的深蓝色。
然后,水域分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河水和海水的密度不同。密西西比河是陆地淡水,密度比墨西哥湾的海水小得多,淡水水域中大颗粒泥沙会沉积,夹杂小的悬浮颗粒,与海水部分混合形成冲淡水,其密度也还是小于海水的。两种密度的水,就会自然而然地分开,形成“泾渭分明”的奇观。小伙伴们,这样的景象,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的产品。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科技公元!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