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作,描写的是二月春风中的柳树,突出了柳叶萌发的样子。
《咏柳》诗里是这样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大意是: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玉一样翠绿的新叶,数不清的柳条像绿色的丝带轻轻垂下来。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像神奇的剪刀,一点一点裁剪出来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所用的意象只有柳树和春风,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出神入化的修辞,把这首诗的艺术效果极度放大了。
诗的艺术效果好,关键是用了三个比喻、一个设问、三个动词。碧玉、绿丝绦、剪刀三个喻象生动而贴切,妆、垂、裁三个动词又给画面赋予了动感,就连无形的春风也显得调皮可爱了。这是一幅完美的春风拂柳图!
《咏柳》唐贺知章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咏柳是一首什么诗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和李白、李适之等谓之"饮中八仙"。
贺知章【咏柳】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了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到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诗人的首句写了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人们先看到了是它的被碧玉妆成,婷婷玉立的风姿。
第二句写的是柳条,它柔软向下垂。它很象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功之笔。
第三句写的是柳叶,第四句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咏柳】为题,比喻贴切、构思精巧,通过具体的物,形象方式来彰显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了造化之功。
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如何描述柳树的?:咏柳是一首什么诗
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赞美春天垂柳的诗,诗人贺知章借春天的翠柳来讴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和活力!第一句就把柳树比喻成用碧玉妆扮成一树高,显得高端大气!第二句把柳枝比作翠绿色的丝带一样,一条一条在树上垂下来就非常有意境!后两句更是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无形而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构思巧妙,而且韵味无穷!
贺知章的咏柳解释,和作者想表达什么?:咏柳是一首什么诗
提起春天,总会想到柳树,柳树发芽抽枝,一片新绿,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听雷磊老师诗歌赏读《咏柳》,感受浓郁的春天气息!
大家好!
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诗歌赏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提起春天,总会想到柳树,柳树发芽抽枝,一片新绿,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首歌咏柳树的诗。来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诗人贺之章歌咏柳树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理清晰。语言明白如话,文字华美。
贺之章,盛唐诗人,书法家。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陈子昂、宋之问、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位列“仙宗十友”。他喜欢喝酒,和李白、李适之等称“饮中八仙”。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他的诗文写景、抒怀的作品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今天赏读的《咏柳》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我的老师印安老师曾经说:“一首好的诗歌有两个必要的元素:想象与灵气。”这首诗想象奇特,春风似剪刀的说法从此而来,灵心巧思,所以任时光淘洗,这首诗也得以流传。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品味春柳春风之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今天的诗歌赏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天心365》家庭国学共修是萃辰天心书院每天推出的内容,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
评论(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