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6阅读(12)
2021-11-06阅读(13)
2021-11-06阅读(15)
2021-11-06阅读(10)
2021-11-11阅读(47)
2021-11-08阅读(36)
2021-11-22阅读(36)
2021-11-07阅读(31)
2021-11-09阅读(30)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大红灯笼映衬下锦里更显其古典美,所以到锦里游玩正确时间应该是下午六点左右。走在上灯后的街道、楼亭轩榭,仿佛回到古蜀繁华天街。
很多人到锦里会被里面的小吃一条街的美食所诱惑,诸如三大炮、钵钵鸡、凉粉凉面之类的,实际上本地人根本不会在那买那些份量少、味道一般、价格死贵的小吃,因为相隔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成都吃喝玩乐聚居地:
天下耍都
观牌坊、看戏台、泡吧、品美食……天下耍都——春江花月是成都创佳打造的重要特色街区之一。耍都是古典神韵与时尚活力交融。顾名思义,耍都就是供人吃喝玩耍的地方,这和成都休闲的生活方式是不谋而合的,耍都就是一个大的地名,就是一个用建筑围起来的坝子,里面有耍的有吃的。
吃的有很多花样,烧烤、火锅、中餐、干锅、夜啤酒,当然,酒吧、咖啡厅、茶馆是肯定少不了的,里面也有很多娱乐场所,酒吧、慢摇吧、KTV等等,记得一定是晚上去!
宽窄巷子:适合白天游玩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是成都现存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
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这条清代街区记录了老成都的沧桑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宽窄巷子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8亩。
宽巷子宽巷子:一个有着老脸庞的怀旧地带,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宽巷子是“闲生活”区,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宽巷子上有老成都生活体验馆,风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这里。
窄巷子窄巷子:一条小资最爱的情调延,窄巷子是“慢生活”区,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这些院落大多被颇有格调的酒吧、餐厅占据,游客和文青们扎在巷子里,闲散地度过整个下午,感受时光的停驻。窄巷子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井巷子里面更多展示了成都老城的市民生活,还有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从城墙建设说到住在城墙内外的人,搭景用了照片和雕塑相结合的模式,虚实相辅相成,很适合拍照留影,就仿佛刚从历史中走出来一般,这里设置了一面很长的景观墙,上面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砖头描述了成都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与景象,也算是一个有点意思的景点。井巷子的人流很少,差距啊差距……景观墙一直延伸到井巷子的尽头
杜甫草堂和浣花溪:人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浣花溪:浣花溪因为诗人杜甫而闻名,杜诗中的浣花溪已成千古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成文于此,这里除了含蓄婉约的景致之外,浣花溪的背景是悠远的文化,诠释它的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句,茅庐、小溪、竹林,楼阁、小桥、卵石,就是当时浣花溪的写照
不用我说大家应该知道了吧,大清早的浣花溪有说不尽的安怡和恬美,以致杜甫他老人家也能写出《春夜喜雨》这种满怀喜悦的千古绝唱。
琴台路和望江楼:琴台路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琴台路处在成都市古建筑比较密集、文化气息比 较浓厚的地段,周围有杜甫草堂、青羊宫、百花潭、文化宫等古文化遗址及公园。琴台路商业气息较浓,不过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楼里品茶的感觉很不错。
望江楼: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起来的。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薛涛字洪度,长安(今属陕西西安)人。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得当时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能出入官府,曾做过校书郎,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等都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
既然已经到了望江公园,顺便介绍一下九眼桥。
九眼桥:古典与现代和谐之美九眼桥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当时布政使余一龙所建。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4宽3高3丈,下有9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总督李世杰补修时,改名为九眼桥,桥如其名,共有9洞。古人爱用“长虹卧波”来形容石拱桥的壮丽,可是九眼桥却不是―道“长虹”,而是一张“弯弓”。在桥南不远处曾经有过一座与桥同期建造的回澜塔(俗名白塔)与之相映成趣,构成“桥是弯弓塔是箭”的奇特景观。
成都九眼桥酒吧聚集地之一,九眼桥酒吧一条街成都夜文化的标志酒吧一条街 ,晚上河边一条街上灯火辉煌。街上的酒吧可达上百家,代表酒吧有808音乐大篷车酒吧、火星酒吧、音乐现场酒吧,但每家酒吧都不大,小小的最多可容纳几桌。一家接一家,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风格跟酒水价格。可以坐室外看河景,边欣赏风景,边喝着美酒。
东郊记忆:现代艺术博览馆前段时间受好友所托,几个艺术生要到此地搞活动来过几次。废弃的工厂、前苏联援建留下的红砖楼、早已停用的铁轨和火车……这是东郊记忆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但仔细逛逛,便会发现好玩之处并不止于此。旧厂房改造的文创园区,东郊记忆遍布着各式创意满满的小店,咖啡馆、书店、小酒吧,都让这座古老的工业园区充满活力。不仅如此,前身是成都音乐公园的东郊记忆,更是欣赏各类音乐演出的好地方。园区内的展览馆、小剧场和舞台,总有着不同风格的音乐表演,而音乐主题的零售店,更是吸引着众多追星族们的眼球。
大熊猫养殖基地:遛娃好去处上世纪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开花枯死,一部份大熊猫因缺食饥饿而被救护集中到成都动物园。回想起以前有首歌好像是“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着妈妈的怀里数星星”就想笑,大小熊猫宝宝看着粮食没有得饿肚子了,还有心情数星星?好在国家不遗余力加以保护,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养殖和研究基地
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国智慧杰出代表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距成都56公里。
2021-11-17阅读(13)
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我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在二十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而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也就是本世纪中叶,我们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是什么水平呢,并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简单的说,就是和现在的中等发达国家同处一个水平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规划赶不上变化,以前我们制定的规划,个人认为趋于保守。世界发展浩浩荡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变化应该会很大。
2021-12-04阅读(2)
2021-11-08阅读(14)
2021-11-09阅读(14)
俄罗斯第一大姓氏为“伊万诺夫”;
美国第一大姓氏为“史密斯”;
中东地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区域第一大姓氏为“穆罕默德”,犹太教区域第一大姓氏为“艾哈迈德”;
沙特第一大姓氏为“汗”;
阿联酋第一大姓氏为“汗”;
法国第一大姓氏为“马丁”;
德国第一大姓氏为“米勒”;
英国第一大姓氏为“史密斯”;
西班牙第一大姓氏为“洛佩兹”;
葡萄牙第一大姓氏为“席尔瓦”;
意大利第一大姓氏为“罗西”;
挪威第一大姓氏为“汉森”;
澳大利亚第一大姓氏为“史密斯”;
新西兰,原第一大姓氏为“史密斯”,但近年华裔出生率增加,本土人口出生率降低。按目前出生率而论,第一大姓氏为“王”;
非洲第一大姓氏为“德拉米尼”;
南非第一大姓氏为“德拉米尼”;
埃及第一大姓氏为“穆罕默德”;
非洲西部第一大姓氏为“特劳雷”
拉丁美洲第一大姓氏为“席尔瓦”;
巴西第一大姓氏为“席尔瓦”;
墨西哥第一大姓氏为“加西亚”;
阿根廷第一大姓氏为“冈萨雷斯”;
东南亚,华裔第一大姓氏为“陈”,非华裔第一大姓氏为“胡”,但真正数量最多的是“无姓氏”的人。许多东南亚人只有本名或本名加父名,而无姓氏。另有宗教人士是有姓氏的,佛教人士姓“释”,伊斯兰教人士姓“穆罕默德”或“阿里”。
日本第一大姓氏为“佐藤”,不过其与“铃木”姓氏人数基本持平,排位经常互换;
印度第一大姓氏,高阶种姓为“帕特尔”,低阶种姓为“古玛”或“辛格”(阿三没好好搞过人口普查,无法精确统计);
盲肠半岛第一大姓氏为“金”;
全世界第一大姓氏为“李”。因为除中国外,东南亚及盲肠半岛也有很多人在使用这个姓氏。
我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确。
一、关于法国人名的一个特点说到欧洲人名中的前缀“德”,一般都会想到法国人。因为这是法国人名里的一个特征。这个字是法语中的de,发音接近中文的“德”。
前面的答主普遍都提到了,法国人名中若带有这个de字,多半表示有贵族出身。我手边有一本很老的《法汉词典》,里面对de的释义几乎占满一页,其中有一个意思就是“用作法国贵族姓氏的标志”。
字典里还举了几个例子:拉封丹、道比涅、戴高乐。虽然中文看起来很不同,但是这几个法国名字中都是有de字的,只不过按照语法,有的单说姓时省略de,比如拉封丹de La Fontaine,有的姓是元音或哑音h开头的,就保留de,和元音结合后发音自然就不像“德”了,比如道比涅d'Aubigné,有的是单音节的姓,那也保留de,比如戴高乐de Gaulle。
这样看来,即使某个法国人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后看似没有“德”字,也不排除法语原名是有de字的,如果中文翻译直接就带“德”字,那就更一目了然了。我估计名字中带de的法国人应该不少,毕竟现在虽然没有贵族了,但是历史传下来的高贵姓氏,谁愿意放弃呢?
要不然这种名字特征也不会让人印象深刻,就算不懂法语的人,一看见带“德”字的欧洲人名,就会猜测是法国人。就像我从来没有学过德语,但我一看见带“冯”字的人名就想到是德国人,因为知道德语人名中的von代表高贵出身,中文音译就是“冯”。
类似的欧洲各国贵族专用人名标志据说还有:荷兰的van“范”,西班牙的Don“唐”或“堂”。
二、关于中外相似的“身份表达”说了那么多,到底这个“德”或de字是啥意思呢?
当然不是前面某答主的搞笑答复,说是学习我们的中国文化,名字中带“德”表示希望拥有美德。这只是一个译音,至于de的意思,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用途广泛的介词,表示来源、方位、途径等等。按照字典里的解释,大概有这么些用途吧:
1.表示起源、来源、由来等。比如时间起点、行为起点、事件原因、人际中的被动关系……
2.表示属性、限定等。比如从属关系、材料性质、整体中的部分……
3.表示方式、方法等。比如用什么工具、计量的结果、到什么程度……
4.纯粹因为语法要求而存在,本身没有明确意义。这个,就当是一个虚词吧,具体情况具体翻译……
总之,以我连入门级别都算不上的法语涉猎体验,我感觉de这个词有点像英语中的of。我自己经常把句子中出现的de很自然地翻译成“的”。所以,法语人名中出现de时,我总是下意识地理解成“(来自)某某的某某”。
“来自某某的”,听起来当然不像名字本身,而像是背景介绍。所以,我理解名字中加个de就等于加个背景介绍,严格来说应该算头衔或者标签,而不算名字吧。
实际上,我们知道,西方人名每个字的首字母是要大写的,法语人名也不例外,但唯独名字中这个de要小写,这就更说明,这个de不是名字本身,而是名字的一种属性。
比如戴高乐的名字就是Charles de Gaulle,中间的de字不大写。碰到这样的名字,我会自动脑补成英语形式:Charles of Gaulle。再用我自己的中文翻译法,理解成“Gaulle的Charles”——高乐的夏尔。或者说,来自高乐的夏尔。
2021-12-06阅读(0)
2021-12-06阅读(1)
2021-12-06阅读(2)
2021-12-05阅读(3)